廣泛動員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義務植樹、綠化國土活動,是我國改善生態環境、加快現代林業建設的偉大創舉和重大戰略舉措。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稕Q議》中指出,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是建設社會主義,造福子孫后代的偉大事業,是治理山河,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一項重大戰略措施。為了加速實現綠化祖國的宏偉目標,發揚中華民族植樹愛林的優良傳統,進一步樹立集體主義、共產主義的道德風尚,會議決定開展全民性的義務植樹運動?!稕Q議》規定,凡是條件具備的地方,年滿十一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老弱病殘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義務植樹三至五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
全民義務植樹運動開展以來,相繼有12個省(區、市) 的省級人大頒布實施了各自的《義務植樹條例》。北京、上海、吉林、四川、青海等?。▍^、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其綠化條例中對全民義務植樹分別作了相應規定,規范了義務植樹和依法治綠的具體途徑及其做法,增強了公民參與國土綠化行動的法律意識和責任義務。義務植樹的盡責形式也由《決議》規定的植樹造林、育苗、管護拓展到綠地認建認養、古樹名木保護、購買碳匯、以資代勞、綠化宣傳咨詢等十多種形式。截至2013年底,全國參加義務植樹人數累計144.3億人次,植樹665.2億株。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181.2萬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為39.59%,綠地率為35.72%。
30多年來開展的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成就巨大、成效顯著。為世界各國保護環境、改善生態,增匯減排、應對氣候變化,共同維護綠色地球家園做出了典范,并在國際上贏得廣泛贊譽和話語權。
然而,當前我國的生態環境仍然比較脆弱,全國尚有約3000萬公頃宜林地需要造林綠化。而這些宜林地大多地處偏遠山區且立地條件差,水資源短缺,適生樹種少,造林難度大,專業化要求高。非專業的城鄉公民親自前往植樹造林不僅成本高、碳排放多,而且苗木成活率低、栽植效果差。在改善生態條件、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大背景下,我國增加森林資源,依法保護和改善森林生態系統,任重而道遠。必須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要加強宣傳教育,創新活動形式,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加義務植樹,不斷提高義務植樹盡責率,依法嚴格保護森林,增強義務植樹效果,把義務植樹深入持久開展下去,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創造更好的生態條件。為此,國內以增匯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為目標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以下簡稱“碳匯基金會”),在2011年中國植樹節到來之前的3月11日,向全國發出“綠化祖國?低碳行動”植樹節倡議并同步啟動首屆“綠化祖國?低碳行動”植樹節公益活動,為廣大公眾搭建一個“足不出戶,低碳造林”,參與綠化祖國、履行義務植樹的專門平臺。所募集的資金由碳匯基金會組織專業公司造林,不僅保證苗木成活率和造林質量,還能減少公民個人到現場植樹以及組織相關活動而造成的碳排放,這是目前國際上倡導的低碳植樹造林的有效方式。
創辦 “綠化祖國·低碳行動”植樹節,旨在倡導廣大公眾足不出戶、購買碳匯,低碳植樹、履行義務,以此創新義務植樹盡責形式、提高義務植樹盡責率,傳播低碳理念和宣傳森林在改善生態條件、應對氣候變化中的特殊功能與作用。
為落實“綠化祖國·低碳行動”植樹節倡議,碳匯基金會先期在全國16個市(縣)部署了個人捐資碳匯造林基地,開發了相應的網絡技術操作平臺。
(一)具體做法
公眾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造林地點和植樹株數,通過網上捐款、銀行轉賬、郵局匯款等多種方式向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捐款“購買碳匯”,履行植樹義務。
具體步驟為:登錄碳匯基金會網址www.911truthpeterborough.com,點擊一級欄目“我要捐款”下的“義務植樹”項目,選擇擬植樹的地點(市、縣),分別填寫購買者姓名、捐資者所在地、聯系方式、造林地點、植樹株數等信息,系統自動計算出應捐款金額,捐資者自行選擇適合自己的捐款方式,點擊完成捐款流程。捐款成功后,可下載或打印“‘綠化祖國·低碳行動’植樹節項目碳匯購買憑證”。同時,捐款者姓名、造林地點、植樹株數以及獲得的碳匯量等信息即刻在基金會官方網站上予以公示。
(二)社會各界積極響應
目前,碳匯基金會已連續舉辦了四屆“綠化祖國·低碳行動”植樹節活動。為切實做到發布儀式從簡、低碳環保的目標要求,碳匯基金會在每年的3·12植樹節到來之際,都以互聯網為載體,把全國不同省區的政府部門、企業和社會組織聯系到一起,通過視頻會議系統宣講“綠化祖國·低碳行動”植樹節主題,演示捐款流程,傳播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家園、應對氣候變化的科學理念。2011年,首屆“綠化祖國·低碳行動”植樹節啟動后,浙江省溫州市委、市政府的四大領導班子成員,都集中上網“購買碳匯”,履行植樹義務。2013年,第三屆“綠化祖國·低碳行動”植樹節啟動后,中宣部、環保部、中石化等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和企業積極響應,踴躍參與,涌現出不少義務植樹盡責率達100%的先進機關、企業和非政府組織。2014年,第四屆“綠化祖國·低碳行動”植樹節啟動當日,除設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主會場外,哈爾濱、銀川、貴陽、湖州、陵水等20多個市(縣)、院校、企業紛紛設立同步視頻分會場,吸引了近萬人參加當天的 “網上植樹”活動。
(三)活動取得顯著成效
截至2014年3月底,全國已有500家單位和1萬多人次參加“綠化祖國·低碳行動”植樹節活動,以“購買”碳匯的方式履行植樹義務,累計捐資300多萬元。截至目前,碳匯基金會已在全國20多個省(區、市)部署了60處個人捐資與全民義務植樹碳匯造林基地,并在北京、河北、山西、山東、江蘇、江西和廣東等省區實施了“個人捐資與全民義務植樹碳匯造林”項目。所有項目均以合同形式委托地方專業造林公司組織實施,碳匯基金會和當地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共同進行監督管理,確保了造林質量。
三年多來的創辦實踐證明,這種“網絡捐款、購買碳匯,低碳植樹、履行義務”的形式,簡單易行,公開透明,不失為新形勢下創新義務植樹機制、提高義務植樹盡責率的有效途徑,正為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所接受與歡迎。